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
时间:
山东 分数线
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三模试题
(二)现代文阅读Ⅱ(本题共4小题,18分)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5分)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15~16题。不归杜甫河间尚征伐,汝骨在空城。从弟人皆有,终身恨不平。数金①怜俊迈,总角爱聪明。面上②三年土,春风草又生。【注】①数金,指年幼时就会数钱。②面上,坟上。15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A.首联“空城”一词寄寓着诗人感伤时事、痛惜亲人之情,蕴含着家国之悲。B.颔联写从弟在战乱之中不幸去世,给诗人心中留下终生难以平复的遗憾。C.颈联追忆从弟幼年时的聪明表现,他数钱时敏捷利索的样子尤其让人怜爱。D.这首诗叙中有议、议中含情,忧思深广,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一贯风格。16.请结合全诗,分析概括尾联的作用。(6分)(三)名篇名句默写(本题共1小题,6分)17.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。(6分)(1)《离骚》多用兰蕙、芙蓉等香草作比喻,司马迁在《屈原列传》中对这一表达特点的解释是:“_______▲_______,_______▲_______。”(2)《谏太宗十思疏》中,魏征认为“木长”就必须“固其根本”,“流远”就必须“浚其泉源”,从而推理出“_____▲________,_______▲_______”的观点。(3)“梦”作为一种带有虚幻色彩的意象,常被唐代诗人用来表意抒情,如“________▲______,_______▲______”。